由于患者对激素类外用药副作用的无知,无论什么皮疹都应用激素类制剂,尤其是软膏,乳剂,再加上其可使皮肤暂时白皙细嫩,因此患者长期当化妆品应用并形成依赖。另外近年来某些增白祛斑化妆品中可疑含有激素,使消费者形成对某些化妆品的依赖,临床表现与激素依赖性皮炎相近。致使这类疾病发病增多,且与时尚美容关系密切,因此倍受关注,但治疗一直是皮肤科的难题之一。如果各位医师对此有所经验,不妨讨论一下,各抒己见。我个人主张首先从激素效力上减弱,如强效降为中效,中效降为弱效,再配合抗过敏的非甾体类外用药,如布特,色甘酸钠软膏,硼酸软膏,苯海拉明软膏等,也可辅助以中频电透入等。我院如此治疗取得一定疗效,但应用时间过长,且为强效者仍无法彻底摆脱敏感,干燥,潮红 的困扰。这个给女同志带来的烦恼太大了,但是好多这样的病人,我认为主要是基层不懂皮肤病的医生给病人开错了药,再者是病人不去看医生而随便在药店买外用药(内多有激素的成份)造成的。治疗上我们医院主要是用舒肤特代替激素外用,干燥时可外用维E霜,好多病人反映效果挺好。激素依赖性皮炎(Hormone dependence dermatitis)由于患者或医生对外用激素的适应证把握不准确,或过度外用激素所导致的原发皮损对激素的依赖,以及由于这种依赖性迫使患者长期外用激素引起的皮肤炎症性损害。临床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好发于面部。皮损以皮肤潮红、丘疹、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痤疮、酒糟鼻样改变等为特征,自觉症状以灼热瘙痒、疼痛、干燥、脱屑和紧胀感为主。临床诊断主要从激素使用的时间、原发皮损对激素的依赖现象、主观症状和客观症状四个方面确定:①局部外用激素1个月左右。②停用激素后2~10天原有疾病或皮损复发或加重。③主观症状:灼热瘙痒,灼热疼痛,干皱感、脱屑或紧胀感。④客观症状:微血管扩张、红斑或潮红水肿,丘疹或脓疱或痤疮,色素沉着或表皮萎缩。 面部皮肤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类制剂,使表皮淋巴细胞表面结合的IgE减少,从而干扰了淋巴细胞对变应原的摄取、处理及递呈作用,结果抑制了局部皮肤的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当各种刺激作用于面部时,很容易出现面部皮炎的表现。口服抗组胺药物及维生素C,不仅可以降低外界刺激引起的炎症反应,同时还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变应原的能力,间接达到消炎目的;冷湿敷具有消炎、消肿、收敛作用;面膜、冷频可直接或间接提高面部水分含量,滋润皮肤,消除干燥,祛皱,同时通过收缩血管,改善面部红斑状况;薄荷、樟脑可止痒,从而改善病人面部不适。海普林软膏(肝素钠)效果还可以。肝素钠对表皮的生物活性表现为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缺血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促进营养供给和废物排泄,利于皮肤的更新代谢,可显著缩短治疗周期。此外海普林软膏中还含有角质软化和保湿成分,有利于抑制过度角化和保存表皮内水分。治疗的关键是一定要让患者晓得治疗只是对症,最重要的是患者自己一定要挺过停用激素后的难受状态。停用激素的难受状态跟戒烟差不多一样难受。 定义:由于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制剂,患处皮肤对该药产生依赖性,这种由激素外用导致的皮肤非化脓性炎症,称之为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1 心理治疗 治疗开始时应向病人介绍本病的常识,使病人充分了解该病是可以治愈的疾病,以减少病人的恐惧,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同时还应向患者交待治疗疗程(从2周起症状逐渐减轻,但皮肤萎缩和潮红的好转需1~2年),使患者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配合医生坚持治疗。2 递减法、减次法、替代法(1) 对病程长、停药后反应剧烈者,采用递减法,直至戒断:①由强效制剂改用弱效制剂;②由高浓度改为低浓度制剂,例如由2%氢化可的松软膏改为1%氢化可的松软膏,或将原激素制剂外用药掺加市售的香霜、雪花膏、维生素B6软膏,使之由高浓度稀释成低浓度;③逐渐减少用药次数,延长使用间隔时间。例如第1周1次/d外用,第2周隔日用药1次,第3周隔2日用药1次,以控制症状,以不出现反跳为宜,直至戒断;④在逐步减少及撤换激素的过程中,可适当选用其它皮肤外用制剂,如2%~3%硫黄软膏、维生素E霜、2%氧化锌软膏、赛庚啶霜等配合治疗,以促进患处皮肤的角质形成和减轻症状;⑤同时进行原发病的病因治疗。(2) 对病程及用药时间较短者,停药后反跳较轻者,可嘱其停止外用激素制剂,并给予维生素B6软膏、炉甘石洗剂、3%硼酸溶液湿敷或不含激素的润肤霜。(3) 上述疗法治疗的同时,常规剂量口服扑尔敏、赛庚啶、西米替丁。3 药物疗法(1) 羟氯喹 0.3~0.4g/d,分2次口服。羟氯喹可减低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抑制补体的活性,从而降低补体依赖的抗原抗体反应;此外它还有一定的抗炎、抗组胺、抗5 -羟色胺和抗前列腺素作用。(2) 外用非激素抗炎药 ①舒肤林(丁苯羟酸乳膏);②乙氧苯柳胺乳膏:本药对多种变态反应模型(Ⅰ、Ⅲ、Ⅳ型)都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疗效相当于氟轻松软膏,且无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③氟芬那酸丁酯软膏。4 对外用激素引起的反跳现象的处理 应和口服、注射激素引起的反跳现象一样,即恢复反跳前的激素用量或酌情加大剂量,待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可用低浓度制剂或减少用药次数),以后再改用低效激素或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病情控制后再逐渐停药。关于激素依赖性皮炎,其诊断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应该不难,主要是怎样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治疗它。我们在治疗本病时摸索出了一套疗效较好的方案,现供大家参考:1.雷公藤多甙20mg,tid;2.消炎痛25mg,tid;3.中药:生地30g,丹皮10g,赤芍10g,银花20g,连翘15g,竹叶10g,生石膏30g,知母10g,凌霄花15g,炒槐花15g,白鲜皮15g,生甘草5g,水煎服,日一剂。4.冷喷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关于外用药的使用,我们的观点是不用任何外用的药物。体会:一周后大部分临床症状消失,一般持续治疗一个月左右,临床症状应该可以完全消失。关于激素依赖性皮炎,其诊断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应该不难,主要是怎样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治疗它。我们在治疗本病时摸索出了一套疗效较好的方案,现供大家参考:1.雷公藤多甙20mg,tid;2.消炎痛25mg,tid;3.中药:生地30g,丹皮10g,赤芍10g,银花20g,连翘15g,竹叶10g,生石膏30g,知母10g,凌霄花15g,炒槐花15g,白鲜皮15g,生甘草5g,水煎服,日一剂。4.冷喷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关于外用药的使用,我们的观点是不用任何外用的药物。体会:一周后大部分临床症状消失,一般持续治疗一个月左右,临床症状应该可以完全消失。请问一下zxx_6026 生石膏30g可以用一个月吗?在治疗中出现腹泻还能继续用吗?再请问一下凌霄花,炒槐花还有其它名称吗?生石膏我们常用来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疗程都会超过1个月,应该不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治疗中有个别病人会出现腹泻,但主要是因为生地引起,如果患者能耐受,应该可以继续服用。凌霄花、槐花都是常用的中药,普通的综合医院中药房都会有。目前这个病在皮肤科很普遍,希望对shenyl123 有一定的帮助。Topical corticosteroid-induced acneThree treatment strategies to break the 'addiction' cycleRobert T. Brodell, MD; Michael J. O'Brien Jr, MD VOL 106 / NO 6 / NOVEMBER 1999 / POSTGRADUATE MEDICINE Brodell RT, O'Brien MJ. Topical corticosteroid-induced acne: three treatment strategies to break the 'addiction' cycle. Postgrad Med 1999;106:225-9 A 2-year-old girl had a facial rash that had waxed and waned for 6 months. Throughout this period she was treated several times daily with clotrimazole 1% plus betamethasone 0.05% cream and desonide 0.05% cream, which were in the household medicine cabinet. Initial improvement was followed by exacerbations of the rash, which could be controlled only with continued use of these topical medications. Examination revealed dozens of acneiform papules and papulopustules, 0.1 to 1.0 mm in diameter, and background erythema in a perioral and perinasal distribution (figure 1). The diagnosis of topical corticosteroid-induced acne was made. The topical corticosteroids were discontinued, and treatment with oral erythromycin ethylsuccinate (in 200 mg/5 mL suspension, 5 mL twice a day for 3 weeks) and topical clindamycin (10 mg/mL lotion, twice a day for 6 weeks) was begun. The rash became worse immediately after discontinuation of topical corticosteroids but gradually improved, and after 6 weeks of treatment it had cleared. DiscussionTopical corticosteroids have been the mainstay of dermatologic treatment since they were introduced in the 1950s (1,2). Increasingly strong preparations have led to more reports of side effects, especially on the face, axillae, and groin, where corticosteroids more easily penetrate the epidermis (1,3,4). These adverse effects include cutaneous atrophy, striae formation, hypopigmentation, fragility, and telangiectasia (1-9). Perhaps the most pernicious side effect of topical corticosteroids is perioral dermatitis, or corticosteroid-induced acne rosacea. Physical dependence develops as attempts to discontinue corticosteroids lead to ever-worsening flares, which prompt continued use (4,10). The mechanism of this corticosteroid "addiction" has three phases: (1) With initial use of topical corticosteroids, pustulation, pruritus, erythema, and scaling diminish because of th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the drugs. (2) With continued use of corticosteroids, microbial growth increases because of local immunosuppression (1,4). (3) On corticosteroid withdrawal, the immune response is no longer suppressed, and rebound flares of itching, redness, pustulation, and scaling result from the steadily worsening bacterial infection (4,10-14). This addictive cycle can be broken by use of three treatment strategies. The first and most important is prompt discontinuation of the offending topical corticosteroids (4). This strategy also involves patient education about inevitable--although transient--rebound flares so that patients accept and comply with treatment. The second strategy is use of systemic antibiotics to suppress follicular infection. Oral 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500 mg twice a day for several weeks, is the drug of choice; in young children, oral erythromycin, 200 to 400 mg twice a day, may be substituted (4,6,10,12,15). The third strategy is simultaneous use of emollients and antipruritics to control symptoms. Clindamycin (Cleocin T lotion) and erythromycin (Akne-Mycin ointment) are the topical antibiotics of choice because of their emollient bases (4,16). Nonsteroidal antipruritics such as pramoxine hydrochloride (Prax lotion) aid in minimizing rebound symptoms so that a tapered course of low-potency corticosteroids is not necessary (4). Systemic antihistamines may also be useful in the control of pruritus. References1. Fleischer AB Jr, Ford PG. How to prevent side effects of topical corticosteroids. Skin & Aging 1998 February:54-65 2. Prawer SE, Katz HI. Guidelines for using superpotent topical steroids. Am Fam Physician 1990;41(5):1531-8 3. Brodkin RH, Janniger CK. The artful use of topical steroids. Cutis 1998;61(3):125-6 4. Wells K, Brodell RT. Topical corticosteroid "addiction": a cause of perioral dermatitis. Postgrad Med 1993;93(5):225-30 5. Booth BA, Tan EM, Oikarinen A, et al. Steroid-induced dermal atrophy: effects of glucocorticosteroids on collagen metabolism in human skin fibroblast cultures. Int J Dermatol 1982;21:333-7 6. Fisher DA. Adverse effects of topical corticosteroid use. West J Med 1995;162(2):123-6 7. Morman MR. Possible side effects of topical steroids. Am Fam Physician 1981;23(2):171-4 8. Leyden JJ, Thew M, Kligman AM. Steroid rosacea. Arch Dermatol 1974;110(4):619-22 9. Korting HC, Kerscher MJ, Schäfer-Korting M. Topical glucocorticoids with improved benefit/risk ratio: do they exist? J Am Acad Dermatol 1992;27(1):87-92 10. Wilkinson DS, Kirton V, Wilkinson JD. Perioral dermatitis: a 12-year review. Br J Dermatol 1979;101(3):245-57 11. Go MJ, Wuite J. Comparative study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and hydrocortisone 17-butyrate in rosacea with special regard to the rebound phenomenon. Dermatologica 1976;152(Suppl 1):239-46 12. Millikan LE. Topical corticosteroid therapy. Mo Med 1981;78(5):237-42 13. Mellette JR Jr, Aeling JL, Nuss DD. Perioral dermatitis. J Assoc Milit Dermatol 1983;9(1):3-8 14. Sneddon I. Adverse effect of topical fluorinated corticosteroids in rosacea. Br Med J 1969;1(645):671-3 15. Sneddon IB. The treatment of steroid-induced rosacea and perioral dermatitis. Dermatologica 1976;152(Suppl 1):231-7 16. Bikowski JB. Topical therapy for perioral dermatitis. Cutis 1983;31:678-82谢谢zxx_6026 战友的回答,因本人不是学中医的对中药不懂,我从事皮肤科也只有2-3年时间,需要向各位学习。外用激素使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受抑制以及角质形成细胞成熟加快而使表皮变薄。角质层厚度变薄,颗粒层细胞中的板层状小体数量减少,角质层的脂质减少,使表皮屏障功能受损,经皮水分丢失增加。角质层的完整性和内吸力异常会增加皮肤对外界的敏感性。 我们认为该病的治疗首先是停用激素,然后是停用所有的化妆品如:肥皂、清洁剂、保湿剂、研磨剂、收敛剂、日霜、晚霜、皮肤调节剂等,仅用温和的水外洗。局部可用中性治疗包括搽中性软膏和外敷甘菊或生理盐水。医生必须给患者提供心理治疗。其次可以应用抗生素以抑制毛囊的细菌感染。首选亲脂性的四环素类抗生素,强力霉素100—250mg/d*3-4月。小于11岁的儿童,禁用四环素类药物,可与口服和外用红霉素、灭滴灵。如果四环素治疗无效,可以给予低剂量的异维A酸治疗,5mg/日*3月,甚至2—3mg/d也有帮助。少数非常严重的病例,可结合局部抗菌疗法。瘙痒严重者,使用不含激素的外用止痒剂,如盐酸丙吗卡因等,可很好地缓解症状。也有报道它克莫司乳膏外用可较快控制病情。光口服雷公藤多甙、消炎痛和中药有这么好效果吗?请教上面那位大夫你治疗过多少例病人?是否有文章发表?如果真的有这么好效果,设个对照肯定是篇好的临床文献。回platina99:雷公藤多甙、消炎痛和中药结合冷喷,确实效果很好,病人数应该不会低于50人。一直想写这篇文章,只是这一年多忙于博士论文,所以就搁在那了。其实,光中药就能有很好的疗效。停用激素,换用其他不含激素的有类似作用的药物,这些药物种类很多,如舒夫林等。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患者心理的调整。激素依赖性皮炎,除了外用药这个客观原因以外,患者对该药心理上的依赖是更重要的原因。很多患者并不懂什么药含有激素,只觉得有效就好,此时换用非激素类药,可能出现症状反复,令患者不理解,产生纠纷,甚至导致患者再次使用激素。所以,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除了开处方外,给予一定的指导是必要的,包括造成这种疾病的原因,对可能出现情况的解释,帮其树立信心等等,和戒除药瘾差不多,呵呵我也聊聊我的体会。 我觉得脂溢性皮炎的患者,因为病情长期不愈(尤其是女性患者,很重视自己的面部美观),患者往往不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自行用药控制病情(一般为1个月左右),造成严重的激素依赖性皮炎。还有一些中青年女性为了美容而相信某些所谓的“特效美容膏”,这些产品宣称可以使皮肤“在短期内获得明显的改善”,引得许多爱美的女性争相购买这样的美容膏,并长期使用。殊不知,其里面含有激素成分,在正常的皮肤上长期使用激素药膏,虽然初用时感觉良好,但时间一长便产生了激素依赖性皮炎。 若已经发生了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不要因为害怕而骤然停掉激素类药膏,应该改用弱效的外用皮质激素制剂,逐渐减少用药次数和浓度,直至停用激素类外用药,为防止病情反弹,停药后可先选用不含激素的制剂,如肝素钠软膏、炉甘石洗剂、醋酸铅等,尽量平稳控制病情。 此外,面部红斑显著者可口服羟氯喹,再用炉甘石洗剂外搽;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扑尔敏等抗组胺药物;出现色素沉着者可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配合外用氢醌霜、壬二霜等。局部炎症反应重的患者,可采用冷喷治疗,若炎症消退后仍存在持续不可逆性毛细血管扩张,可采取脉冲激光治疗。 另外,我很同意鬼舞十七的观点,心理指导是很重要的。顶一下!可以用中药慢慢调理,因为使用过激素,过程会长些目前我就遇上一个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病人,是我们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她擦了十年的皮炎平,想要治疗,却又坚持不了,我觉得治疗该病最重要的是激素的缓慢减量,我么现在给她的治疗是:复方甘草酸苷40毫升+伍的糖250静点,口服西可韦10MG,QD,扑尔敏4MG,QN。外用氧化锌+皮炎平(皮炎平缓慢减量),治疗方案以定,但执行的不好,效果有待观察。有心想用艾洛松替代皮炎平,不知是否可行,期待各位大虾相助。目前,激素类外用药常被乱用于某些面部皮肤病的治疗。临床观察,使用激素类药物外擦较多的仍是肤轻松软膏,皮炎平霜、皮康王等。使用时间少则几天、几周、多则一两年以上,致使患者颜面失去原有的肤色,形成红色斑片,毛细血管扩张,皮损灼热,干燥发痒,皮肤粗糙,伴细薄鳞屑及色素沉着。由于长期使用,形成一种依赖性、成瘾性。 治疗上,首先停用激素软膏,中药外用治疗面部激素性皮炎有较好疗效。 面部皮损色红 ,触之灼热痒剧者:取丹皮30克,地榆30克,白藓皮30克,茜草30克,水煎适量待凉,纱布蘸药液以拧至不滴水为度,敷于皮损处,5~10分钟更换1次,或有热痒感即敷,不拘次数。也可用炉甘石粉、滑石粉、白藓皮粉各等份混匀,用蒸馏水调成糊状,每晚1次涂于皮损处。 面部肌肤无灼热,惟有痒感较剧者:取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蛇床子10克,薄荷10克,水煎适量待凉,用毛刷蘸药液搽患处,每日数次。亦可用上述药物研细粉入面霜中调搽,每日2~3次。 面部皮肤干燥有少许细薄屑痒者:取当归10克,白芷10克,白藓皮10克,共研成细粉,入甘油或凡士林100克中调匀外搽,每日1次。 治疗同时减少局部理化因素刺激,并忌食辛辣食物。上述方药坚持治疗2-3周,激素性皮炎便可逐渐消退,恢复正常肤色。2002年发表在《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上的关于艾洛松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一篇报道:《艾洛松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50例分析 》 于秉伦 王瑞清 我们以随机开放的方法在门诊使用艾洛松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50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入选病例情况,50例均为我皮肤科2000年1~10月门诊患者,病程最长2年,最短1个月,平均3个月。男8人(16%),女42人(84%)。临床症状观察项目及评分标准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红斑,干燥,鳞屑,紧束感,痤疮样损害及毛细血管扩张。评分标准为0=无;1=轻,2=中;3=重;初诊为0或3。治疗方法 外用艾洛松软膏(上海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天1次,1周后改为隔日1次,2周后改为隔2日1次,3周为一疗程,每7日复诊1次,记录病情变化。痤疮样表现加用2%复氯酊,红斑鳞屑明显加用尿素霜。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为面部瘙痒,红斑,干燥,脱屑,紧束感,毛细血管扩张消失;显效为上述症状减轻大于60%;有效为上述症状减轻20%~60%,无效为上述症状减轻小于20%。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结果 50例患者痊愈19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2%,原有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无加重,治疗期间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讨论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引起的,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及依赖性,多见于女性。临床治疗中如立即停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病情易加重。艾洛松软膏是新一代软性激素,具有高效的局部效果而全身毒性很低,其独特的配方可提高抗炎作用,降低经皮吸收,增强分子降解速度,增强皮肤角质层穿透力。其部分药物在皮肤内被酯酶所代谢成非活性的降解产物,故HPA轴抑制及其全身不良反应较小。本方法采用递减疗法,使患者逐步减少依赖性,停药后无反跳现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0例病人全部有效,对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可以选用。(收稿:2001-10-19)他克莫司治疗AD的效果非常肯定,目前没有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文献,应该很有前途,以后肯定有这方面的文章.千万不能用艾络松代替皮炎平来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因为皮炎平是弱效激素,而艾络松是强效激素,这是违背治疗原则的.皮炎平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地塞米松,艾络松是糠酸莫米松.一般来说强效制剂更易发生激素依赖,虽然艾络松是软性激素,但是根据我的临床观察,面部连续使用艾络松2月后就出现了典型的激素依赖性皮炎. 不管她用了10年还是20年激素,我的治疗体会是直接停用而不是用替代疗法,把可能发生反跳现象的情况向病人解释清楚,以便减轻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反跳现象可在10天左右消退,我治疗过的患者中反跳现象持续最长的是20天 ,反跳现象结束后,整个病情就能较快恢复.我来自一个日门诊量过千的皮肤专科医院。这样的病人我们那里非常多。治疗上有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1.停用一切护肤化妆品。包括洗面奶,面霜等。一切用于脸上的东西都暂停。用温水或冷水洗脸,搽E霜或硅油霜 。2.做中药冷疗。3.骨胶原敷脸加冷疗。3.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湿敷。4.口服抗组胺药。效果还可以。可以解决部分人的问题。2005-03-11 18:38-------------------------------------------------------------------------------- 关于激素依赖性皮炎,其诊断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应该不难,主要是怎样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治疗它。我们在治疗本病时摸索出了一套疗效较好的方案,现供大家参考:1.雷公藤多甙20mg,tid;2.消炎痛25mg,tid;3.中药:生地30g,丹皮10g,赤芍10g,银花20g,连翘15g,竹叶10g,生石膏30g,知母10g,凌霄花15g,炒槐花15g,白鲜皮15g,生甘草5g,水煎服,日一剂。4.冷喷每日一次,每次15分钟。关于外用药的使用,我们的观点是不用任何外用的药物。体会:一周后大部分临床症状消失,一般持续治疗一个月左右,临床症状应该可以完全消失。 2005-03-16 18:39-------------------------------------------------------------------------------- 光口服雷公藤多甙、消炎痛和中药有这么好效果吗?请教上面那位大夫你治疗过多少例病人?是否有文章发表?如果真的有这么好效果,设个对照肯定是篇好的临床文献。 二位兄弟:我一直使用 北京中医医院的 五花饮 加减其主要为:野菊花、红花、玫瑰花、棱宵花、鸡冠花对于 激素依赖性皮炎 和红斑类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大家可以试用以下。也谈点自己的体会:1.关于停用化妆品: 大家上述的意见都不错。但如果面部不清洁,对于激素依赖性皮炎更容易滋生微生物。推荐用法国高德美公司的丝塔芙系列产品,其专为敏感皮肤设计,无刺激性。本人亲身体验过,真得不错,已在中国上市,可在大的药店购得。2.洗脸: 先用温水洗,然后用冷水轻拍面部半分钟,这样不仅可以起到收缩毛细血管的作用,还可以增加皮肤弹性。3.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每日冷喷或湿敷: 因为长期使用激素容易滋生细菌,此可以抗菌消炎、收缩毛细血管的作用。4.递减法还是替代法? 如果激素使用时间较长或原来用强效激素,建议用递减法,使皮肤逐渐耐受。若病程较短则可停用,改用肝素钠类软膏、炉甘石洗剂,Ve霜等。5.继续口服抗组胺药物。 另外: 绝不能用艾洛松替代,其为强效激素,我亲自用过,副作用也较明显。对于雷公藤,由于其对生殖系统的影响,年轻人不建议给药。申请上传: 三种方法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比较.pdf激素依赖性皮炎 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由于长期反复不当的外用激素引起的皮炎。近年来,因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又顽固难治愈,已成为医学专家们关注的焦点。 【发病原因】 (一) 适应症选择错误: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抗过敏作用,外用后能减轻充血和水肿,使瘙痒的程度和某些皮肤损害的炎性反应暂时得以缓解和消退,人们往往被这一假象所蒙混,加之广告宣传的误导,很多人又对激素应用范围和不良反应缺乏了解而长期滥用,导致不良后果。有少数人还用这类药品代替护肤霜搽抹面部,长期在正常的面部使用,初用时感觉良好,时间一长便会产生依赖性皮炎;有的还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抗炎”作用误解为抗生素的消炎抗菌作用而长期反复不当的滥用。例如常见皮肤病痤疮(青春粉刺)、脂溢性皮炎、股癣、脓疱疮等细菌、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湿疹、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特别是发生在面部、阴部的皮肤病长期大面积使用较强的激素制剂,因这些部位对皮肤皮质类固醇激素较易吸收,副作用也相对容易发生;很容易引起皮肤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斑,皮肤发皱老化。特别是婴幼儿,皮肤娇嫩,更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如经皮肤吸收后,还会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带来严重不良后果。(二) 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皮质类固醇激素强效制剂,最容易引起皮肤萎缩等副作用,但由于使用者的随意性,这类药物被滥用了。有实验表明,在皮康王霜、皮炎平霜、肤轻松霜、祛斑霜、倍氯美松霜、复方康纳乐霜,肤乐霜这7类药物中,以每月人均用量计算,皮康王霜人均用量最少,但引起副作用的比例高达60.4%,原因之一是该药含有最强效制剂氯倍他索,且这一特点不为使用者了解。 (三) 用药时间过长:短期外用皮质类固醇后即可引起表皮萎缩并可抑制真皮胶原的合成,长期大面积外用后可引起系统副作用。有实验表明,长期用药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对药物的吸收量增大,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病情恶化,如一男性脂溢性皮炎患者,轮换应用多种皮质类固醇激素外擦,连续14年,除面部多样性皮损及柯兴综合征表现外,还发生了药源性糖尿病。有一女性黄褐斑患者连续3年每日用皮康王外擦,不但面部皮肤出现副作用,且发生了药源性柯兴综合征。可见,即使小面积外擦皮质类固醇激素,若时间过长,同样可导致系统性副作用。 (四)美容市场的混乱与美容化妆品滥用:最近十年来,随着美容业的迅速发展和美容院的激烈竞争,有的美容院为了拉住消费者,将激素掺进嫩肤、美白的化妆品中蒙骗消费者,使不少渴求美容护肤的消费者,在长期应用他们的所谓“特效嫩肤、美白的化妆品”后产生依赖,而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 【发病特点】 (一) 同一部位外用高效皮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皮肤出现红斑、丘疹、干燥脱屑、萎缩、萎缩纹、毛细血管扩张、紫癜、痤疮、色素沉着异常、酒渣鼻样皮炎、口周皮炎、光过敏、多毛、不易辩认的癣,鱼鳞病样变化等继发症状等。 (二) 应用上述激素药物后,原发病病情虽可得到迅速改善;一旦停药,1—2日内,用药部位皮肤发生显著红斑、丘疹、皲裂、脱屑、小脓疮、瘙痒和触痛等症状。当再用该药,上述症状和体征会很快减退,如再停用,皮炎症状又迅速再次发作,而且逐渐加重,对激素的依赖性较为明显,尤其以面部、外阴部多见。 (三) 局部有明显自觉瘙痒或灼热感。 【发病机理】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皮质激素所致的皮肤萎缩有关,皮肤萎缩导致角层变薄,真皮乳头退变,皮肤失去了防止水分丧失的屏障,迅速引起干燥、发炎。皮肤脱水可能是使正常或已有病变的皮肤产生炎症的主要原因。【独特治疗研究】因西医西药对该病尚无特殊疗效,近十年来我所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收到较显著的效果。急性期以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肿胀、灼痛、瘙痒为主要表现者,以滋阴补肾,清热解毒、凉血化斑、疏风止痒,调节机体免疫和内分泌为主,选用肤康美颗粒冲服剂,每晚睡前冲服一包。另配合“肤康美”外涂和“肤康净洗剂”一号冷湿敷患处。恢复期(急性炎症消退期),以红斑、皲裂、脱屑、小脓疮、瘙痒和触痛等为主要表现者,治以滋阴补肾,养阴生津、润燥疏风,调节机体免疫和内分泌,选用排毒利肤康颗粒冲服剂,每晚睡前冲服一包。另配合“肤康美”外涂和“肤康净洗剂”二号冷湿敷患处。以上治疗方法,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 由于人体一旦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停药后原发病变反跳加重与继发的赤红、触痛、瘙痒、脱皮,干燥、裂口、脱屑等副作用,可使患者产生较大的痛苦,而目前西医又普遍认为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较为棘手,其治疗方案是以抗菌素,维生素及脱敏药物治疗的同时,继续使用激素药物治疗,逐渐减量至撤除停用。皮损恢复正常需用一年以上的时间,多数患者对此均有较大的精神压力。对此,医生与患者家属应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激素的作用及副作用要有充分的认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在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和逐渐减量直至撤除停用皮质激素的情况下,选用对抗以上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通过十多年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我们应用中药“肤康美”、“排毒利肤康”系列方法治疗,收到见效快,疗程短,不反弹的独特治疗效果。患者在1-2周内见效。少数患者可在1个月痊愈,多数患者可在2个月左右痊愈,应用激素类药物时间长,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因机体的内分泌与免疫功能等受到一定损害;见效与治愈需用的时间则较长。为防止复发,对愈后最好坚持巩固治疗一疗程,以达到安全彻底治愈疾病的目的。病人还必须牢记过敏原,避免食用或接触,而至病情加重。谈谈自己的体会:一, 逐步减量激素二,外用氧化锌和布特软膏(沈阳同联制药)三,口服抗组胺药和维生素c等四,外用生理盐水湿敷个人拙见仅供参考!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CorticosteroidAddictiveDermatitis王玉玺,王松岩,王俊志WANGYu xi,WANGSong yan,WANGJun zhi [摘 要] 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制剂使用不当或滥用所导致的皮肤非化脓性炎症。作者复习有关文献,就该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中西医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关键词] 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性皮炎[中图分类号] R75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089(2004)09-0570-031 概念 由于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制剂,患处皮肤对该药产生依赖性,这种由激素外用导致的皮肤非化脓性炎症,称之为皮质类固醇激素依赖性皮炎(以下简称“激素性皮炎”)。这种依赖性具有如下特点:用药后原发病迅速改善,但不能根治,治疗持续数周或数月后,一旦停药,1~2天内,用药部位发生红斑、丘疹、触痛、裂隙、脓疱、脱屑、疼痛、瘙痒、灼热、紧绷感,原发病恶化;当重新外用激素后,上述症状很快减退,如再停用,反跳性皮炎迅速发生,而且比以前更重。患者为避免停药后反跳性皮炎再发的痛苦,完全依赖于外用激素。有的外用原来的制剂,效果不佳,必须更换作用更强的激素外用制剂,或加大用量,或缩短用药间隔时间,以求症状的改善。药量的多少与病程的长短成正比,病程越长,用药越多,病情越重。2 流行病学自1952年首次发现氢化可的松治疗某些皮肤病有效以后,激素已成为皮肤病治疗中最常应用的药物之一。国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激素外用制剂的普遍应用,特别是强效制剂和强力渗透剂的不断问世,基层医生特别是非专科医生,对激素制剂的副作用缺乏了解,致使该药使用不当或滥用,导致激素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现已成为继湿疹、银屑病、痤疮、荨麻疹之后的第五大门诊皮肤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青年女性为多,城市女性较多见,夏季症状严重。临床上造成激素性皮炎的激素外用制剂有皮炎平霜(地塞米松)、皮康王(氯倍他索)、肤轻松(氟轻松)、祛斑霜(氯倍他索)、皮康霜(曲安缩松)、恩肤霜(氯倍他索)、乐肤液(氯氟舒松)、复方康纳乐霜(曲安缩松),使用数量最少2支,最多46支,以3~20支为多。临床上造成激素性皮炎的原发疾病,依次为寻常痤疮、脂溢性皮炎、单纯糠疹、酒渣鼻、浅部真菌病、湿疹、光敏疹、局限性银屑病、化妆品皮炎、黄褐斑,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女性,把激素当化妆品使用。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3 病因 因本病是激素外用所造成的副作用,所以本病的病因归根结底就是激素的滥用,造成激素滥用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3.1 对激素外用制剂缺乏了解,特别是对激素外用的副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非专业皮肤科医生的药理知识欠缺。另外,制药厂家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采用各种方式大作广告,夸大其疗效,采用诱导性强的商品名,如皮康王、肤轻松、皮炎平、祛斑霜、乐肤液、恩肤霜等,使患者听信药店推销人员和非专业医务人员的蛊惑而滥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抗过敏作用,能迅速消除皮肤病的炎症反应,外用可以减轻充血和水肿,使瘙痒程度暂时得以缓解和消退,很快改善临床自觉症状和体征,很多患者一出现皮肤损害,不论其病因如何,也不管是否是激素的禁忌症,均自诊自用激素外用制剂。3.2 药品选择不当 缺乏对激素外用制剂中所含药物成分及其功能效力强弱和效力持续时间的了解,激素效能越强,量越大,则发病越快,病情越重。强效的激素外用制剂最容易引起皮肤萎缩等副作用,例如皮康王和祛斑霜,其主要成分均含有最强效激素氯倍他索,这一特点并不为绝大多数使用者了解。对面部的单纯糠疹(白屑风),有很多人用肤轻松外涂,以替代化妆品,涂搽面部长达数年,发生严重的依赖性皮炎和星状瘢痕,甚至稍一间断即出现裂口、脱屑、瘙痒、渗液、糜烂、结痂、疼痛,非常痛苦。3.3 适应症选择错误 激素性皮炎90%以上的患者为非皮质类固醇激素的适应症,有些甚至是外用激素的禁忌症。对于皮脂溢出的有关疾病,国外在70年代初的皮肤病专著中已明确指出不宜使用或慎用[1]。此外,如痤疮、酒渣鼻、单纯糠疹、浅表真菌病、黄褐斑等均不宜应用激素外用制剂。3.4 用药部位选择不当 人体全身皮肤因部位不同,对激素吸收率不一样,面部附属器较丰富,激素靶细胞多,角质层薄,皮肤柔嫩,血运丰富,对外用激素较容易吸收,因而副作用也较易发生;腹股沟、腋窝、乳下等皱褶部位,出汗较多,潮湿,外用激素制剂容易吸收,最易发生皮肤线状萎缩。3.5 用药时间过长 短期应用激素外用制剂,即可引起表皮萎缩,并可抑制真皮胶原的合成;长期外用,抑制了局部的免疫反应功能,极易导致或诱发细菌和真菌的感染与扩大。此外长期大面积外用,吸收的药物增多,可引起系统副作用,除面部发生多样性皮损及柯兴氏综合征的表现外,还可发生药源性糖尿病。4 临床表现4.1 体征 面部皮肤发生程度不同的萎缩、变薄、发亮、弥漫性潮红或皮肤红斑,或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肿胀、干裂脱屑,或痤疮样皮疹或酒渣样皮炎或皮肤萎缩纹或毛囊炎性脓疱。4.2 症状 自觉局部瘙痒、烧灼样疼痛、紧绷胀感或干燥不适,上述症状遇热加重(如日晒、热浴、热蒸气熏蒸),遇冷减轻。4.3 停用激素外用制剂后原发病加重,同时有明显的激素依赖性症状,即局部应用激素后病情迅速改善,一旦停药,少则1~2天,多者3~5天,发生比以前更严重的激素反跳性皮炎,甚至诱发细菌、真菌感染。5 诊断与鉴别诊断5.1 接触史 半个月以上的固定部位外用激素制剂史,特别是强效制剂并形成依赖性。5.2 激素依赖性症状及反跳现象 即停药后发病,反跳加重,皮肤发红、灼热、瘙痒,严重者出现水肿,重复用药后症状减轻。5.3 典型的皮肤损害 以红斑、丘疹、干燥及脱屑为基本损害的多样性皮损,难以用其他皮肤病解释者。5.4 鉴别 需和寻常痤疮、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等皮肤病鉴别。6 治疗治疗原则:①彻底停用激素制剂,可采用渐退方式,如逐步降低激素的强度、浓度、延长使用间隔等方法,直到完全停用;②对症处理;③适当用药。6.1 一般治疗6.1.1 提高皮肤科医生的专业素质,要对各种激素外用制剂的成分、作用及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用药前必须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激素外用制剂的适应症,对诊断不清的皮肤病、各类感染性皮肤病应当禁止使用。6.1.1.1 外用激素的适应症有各类湿疹、异位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肛门瘙痒症、刺激性皮炎的后期、银屑病(尤其是面部和身体的皱襞部位)、瘀积性皮炎、钱币样湿疹等,这些疾病对激素外用制剂是极敏感的;而对于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藓、掌跖银屑病、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白癜风、环形肉芽肿、结节病、线状苔藓、胫前粘液性水肿、斑秃、肥厚性瘢痕等,应以局部注射为主,但外用也有一定的效果,对外用激素是低敏感性疾病[2]。6.1.1.2 外用激素的禁忌症有真菌病(癣)、湿疹或皮炎类皮肤病合并化脓时、皮肤结核、病毒性疾病(水痘、疱疹)、对激素过敏者;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活动性肺结核、甲亢、神经病,不宜长期大面积应用;面部、会阴部及股内侧等皮肤细薄皱褶部位慎用或不用,即使应用也不能用强效制剂。6.1.2 正确掌握外用激素的用药方法,防止激素的滥用。6.1.2.1 正确掌握外用激素的方法,尤其对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应同系统使用激素一样,即采用四阶段“开始量 减量 维持量 停药”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先用强效激素(如含氟激素:氯氟舒松、肤轻松、倍他米松、去炎松、地塞米松),一般不宜超过2周,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使用期间要严密观察,当取得疗效后,即改为低效的激素并经常更换制剂品种,更换部位,不可在固定的部位久用,然后用止痒剂或不含激素的安抚剂、润肤霜,如苯海拉明霜、炉甘石洗剂取代。且不可长期无限止的外用强效激素,以免形成激素依赖性皮炎。外用激素制剂治疗皮肤病,待皮损消退后即停药,复发时再应用。6.1.2.2 尽量不用激素与抗菌素和/或抗真菌的复方制剂,如皮康王、皮康霜、派瑞松、新脚气药膏、祛斑霜等。6.1.2.3 对于湿疹,外用激素无论是长期或短期应用,都应选择最弱的制剂,强效制剂仅在最严重的患者才予以应用;对银屑病,强效激素只能有期限的使用,一般不宜超过3个月;对脂溢性皮炎,国外皮肤病专著已经列为激素不宜使用或慎用,如果试用也应选用弱效制剂,面部绝不能用较强的制剂;面部盘状红斑狼疮,用较强效制剂,反应较好;手部外用激素因易被擦去,故应使用强效的制剂或与尿素合用,以增强吸收;外阴和肛周应选用弱效制剂,以免萎缩[2]。6.1.2.4 不能把激素外用制剂当作止痒剂或化妆品长期应用,有病去正规医院诊断、治疗。6.2 西医治疗6.2.1 心理治疗 治疗开始时应向病人介绍本病的常识,使病人充分了解该病是可以治愈的疾病,以减少病人的恐惧,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同时还应向患者交待治疗疗程(从2周起症状逐渐减轻,但皮肤萎缩和潮红的好转需1~2年),使患者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配合医生坚持治疗。6.2.2 递减法、减次法、替代法6.2.2.1 对病程长、停药后反应剧烈者,采用递减法,直至戒断:①由强效制剂改用弱效制剂;②由高浓度改为低浓度制剂,例如由2%氢化可的松软膏改为1%氢化可的松软膏,或将原激素制剂外用药掺加市售的香霜、雪花膏、维生素B6软膏,使之由高浓度稀释成低浓度;③逐渐减少用药次数,延长使用间隔时间。例如第1周1次/d外用,第2周隔日用药1次,第3周隔2日用药1次,以控制症状,以不出现反跳为宜,直至戒断;④在逐步减少及撤换激素的过程中,可适当选用其它皮肤外用制剂,如2%~3%硫黄软膏、维生素E霜、2%氧化锌软膏、赛庚啶霜等配合治疗,以促进患处皮肤的角质形成和减轻症状;⑤同时进行原发病的病因治疗。6.2.2.2 对病程及用药时间较短者,停药后反跳较轻者,可嘱其停止外用激素制剂,并给予维生素B6软膏、炉甘石洗剂、3%硼酸溶液湿敷或不含激素的润肤霜。6.2.2.3 上述疗法治疗的同时,常规剂量口服扑尔敏、赛庚啶、西米替丁。6.2.3 药物疗法6.2.3.1 羟氯喹 0.3~0.4g/d,分2次口服。羟氯喹可减低·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抑制补体的活性,从而降低补体依赖的抗原抗体反应;此外它还有一定的抗炎、抗组胺、抗5 羟色胺和抗前列腺素作用[3]。6.2.3.2 外用非激素抗炎药 ①舒肤林(丁苯羟酸乳膏)[4];②乙氧苯柳胺乳膏:本药对多种变态反应模型(Ⅰ、Ⅲ、Ⅳ型)都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疗效相当于氟轻松软膏,且无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5];③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同联集团沈阳抗生素厂生产)。6.2.4 对外用激素引起的反跳现象的处理 应和口服、注射激素引起的反跳现象一样,即恢复反跳前的激素用量或酌情加大剂量,待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可用低浓度制剂或减少用药次数),以后再改用低效激素或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病情控制后再逐渐停药[6]。6.3 中医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激素所致的皮炎相当于中药毒,该药属于“热毒”,其产生的所有症状都和外来的风、热、湿、毒邪有关,因此治疗总的原则是凉血解毒为主,清热燥(利)湿、祛风止痒为辅。6.3.1 进展期 辨证为热毒壅盛。审证要点是皮损为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肿胀,局部灼热疼痛、瘙痒剧烈,口苦,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则:凉血解毒、利湿消肿。处方:皮炎1号方加减(生地、丹皮、赤芍、银花、连翘、大青叶、紫草、黄芩、白茅根、白藓皮、甘草、蝉蜕)。面部红肿、热盛较重或伴月经提前者加生石膏、生山栀;月经延后者加茜草、益母草;月经有瘀块伴腹痛者加桃仁、红花;大便干燥者加大黄;面部脓头较多加蒲公英、紫花地丁。水煎,1剂/d,早晚分服。原则上尽量不用外用药,如症状较重必须用时,可用外洗方(千里光30g、苦参30g、马齿苋30g、冰片4g),此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痒的作用。6.3.2 恢复期 辨证为血虚风燥。审证要点是皮色暗红,皮肤干燥、脱屑、紧绷不适,伴有瘙痒,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治则:滋阴清热、润肤止痒。处方:皮炎2号方加减(玄参、生地、沙参、丹皮、石斛、地龙、丹参、连翘、银花、蝉蜕)。口干口渴加天花粉;便干加胡麻仁;鳞屑多加何首乌。对于恢复期的皮损,可外用蛋黄油加冰片、紫草油、紫锌油或用不含激素的润肤油或霜,如复方蛇脂软膏等。7 预后只要诊断正确,治疗得当,患者对激素的依赖性可以得到克服。对药物造成的损害,能否治愈以及治愈所需的时间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年龄、性别、皮肤厚薄、药物(激素)性质、用药部位、用药持续时间以及皮损类型等。临床实践证实:毛囊性丘疹、毛囊性脓疱及粉刺样皮损、肿胀等较易消除,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弥漫性发红、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干燥、色素变化等治疗较困难,需要较长的时间,最少也需6个月的治疗,有的甚至达数年;而严重的皮肤萎缩纹,则是永久性损害,特别是老年人,是无法治愈的[4]。8 护理8.1 饮食不可进辛辣、腥膻、动风之物,更不能饮酒。8.2 避免日晒,不可用热水洗脸,热水淋浴,更不可蒸桑拿。[参 考 文 献][1]ThomasB,KennethA,WallaceH,etal.Dermatologyingeneralmedicine[M].NewYork:Mcgraw-Hill,1971.297~386.[2]顾有守.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外用治疗[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1996,3(3):47.[3]李秉煦,林孝华,邵笑红.皮质类固醇依赖性皮炎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11):692.[4]耿文军,王其美,赵建华,等.面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致皮炎260例临床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1,8(4):234.[5]赵辨.非激素类抗炎外用药—乙氧苯柳胺软膏[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27(1):46.[6]杨磊,苏敬泽.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的反跳现象120例临床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25(4):233 新建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36.0k)我在这儿想给大家提供些中医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方法。 面部皮损色红,触之灼热痒剧者,取丹皮30克,地榆30克,白藓皮30克,茜草30克,水煎适量待凉,纱布蘸药液以拧至不滴水为度,敷于皮损处,5~10分钟更换1次,或有热痒感即敷,不拘次数。也可用炉甘石粉、滑石粉、白藓皮粉各等份混匀,用蒸馏水调成糊状,每晚1次涂于皮损处。 面部肌肤无灼热,惟有痒感较剧者取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蛇床子10克,薄荷10克,水煎适量待凉,用毛刷蘸药液搽患处,每日数次。亦可用上述药物研细粉入面霜中调搽,每日2~3次。 面部皮肤干燥有少许细薄屑痒者,取当归10克,白芷10克,白藓皮10克,共研成细粉,入甘油或凡士林100克中调匀外搽,每日1次。 上述方药坚持治疗1个时期,激素性皮炎便可逐渐消退,恢复正常肤色。治疗同时皮疹处最好不用热水洗搓,忌食辛辣之物。肤康美是什么成分,很多地方没这个药。请指教,谢谢!